2024-10-29 15:14 来源: 文体广旅局信息员
一、赫哲文化
乌苏里江是肃慎、女真人发详地,赫哲是其后裔。她们的白桦皮工艺品和鱼皮服饰代代相传,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服而被称为“鱼皮部落”。赫哲族虽人口稀少,但游牧渔猎的生活习性使他们能够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,散居在乌苏里江流域长达几千年。日本侵华时期,日军在虎头秘密修筑虎头要塞,把虎头沿江一带划为军事禁地,实行合村并屯,虎林数千赫哲人家远离家园,被迫迁往佳木斯、饶河一带。拒不迁移的,被日军枪杀殆尽。虽然虎林没有赫哲族人口了,但是,他们的渔猎文化、放山文化以及建筑风格仍在虎林流传。现在的人们上山作业、下江捕鱼仍沿袭赫哲族人古老的生存方式和方法。这是虎林文化的底子,也可称为基因型文化。
二、闯关东文化
乾隆五年(1740年)清朝政府为了保护满族人文化不受外族侵蚀,对东北实行了封禁,致使满族的祖居地与外界隔绝起来(包括虎林),186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,清廷对东北逐渐弛禁。到了1894年(光绪二十年),虎林开始放荒招垦,后来,民国政府于1919年(民国八年)又实施了放荒招垦的政策,因此这段时期有大批关里移民流入了虎林,带来了关里农耕文化。农耕文化的很快就融入了虎林的本土文化,这个时期就是形成了虎林的关键时期,因此虎林出现了方言岛现象,这是以山东和辽宁语言表达方式相融合的一种特色语言,这是与外界有明显差异的、独树一帜的一种语言,这是虎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点。还有生活方式,也是这个时期形成的,关东汉族农耕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古老的赫哲渔猎生活方式。
三、红色文化
抗日战争时期,具有坚贞不屈革命气节的虎林人民,没有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,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。从1933年1月至1945年8月,在与日寇进行惨烈抗争过程中,涌现出抗联七军代理军长景乐亭组建秘营、将军李一平英勇抗敌、毕于民秘密组建第一个党支部、被服厂女战士弃婴救战友和民族英雄高玉山收编土匪组建救国军、警察署起义等红色故事。目前虎林正在酝酿开发抗联秘营;抗联四军、七军作战室;抗日名将李杜、救国军司令高玉山过江码头;虎头旧街;抗联被服厂遗址;抗联女战士弃婴地(为了保护正在撤退的被服厂战士,把正在哭泣的孩子弃入江中)等沿江旅游项目,加快开发新旅游项目的步伐。
在14年的艰苦抗战中,虎林人民群众冒死保护抗日将士,捐款捐物,支援抗战,谱写了军民携手并肩、不畏强暴,坚决铲除侵略者的抗战精神。因此,虎林被国家命名为革命老区。
解放战争时期,3000多名虎林儿女参军参战,200多名壮士血洒疆场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虎林担架队跟随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,在美军猛烈的炮火和不间断的空袭下无一人逃脱,不顾生命危险运送弹药、抢救伤员,荣获了集体荣誉。
震惊中外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,虎林人民与驻虎部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完整。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珍宝岛精神也成为虎林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。多年来,虎林人传承发扬珍宝岛精神,并使其在虎林成为一种红色文化品牌。
四、军垦文化
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虎林人民对北大荒这块亘古荒原施行了大开发。虎林当地群众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十万转业官兵、支边青年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,经过60年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拼搏,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,以铁人的意志与早霜冰雹、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抗争,在苍茫荒原上开垦了万顷良田。磨练出了不朽的带有军旅特色的垦荒文化。
五、知青文化
虎林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之一。1958年,十万复转官兵响应党和国家“屯垦戍边”号召,相继挺进北大荒,开始了战天斗地、艰苦卓绝的垦荒历程,先后有四万多复转官兵来到虎林,虎林当时成为军垦的大本营、垦荒队伍的集散地和向北大荒进军的主战场。1969年,三千余名知青响应党中央上山下乡的号召,从祖国各地来到边陲虎林,把青春和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。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,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,战天斗地,百折不挠,用火热的激情,用青春与热血把亘古荒原变成了良田万顷的全国产粮大县,创造出紧跟时代步伐的“知青文化”,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虎林人文精神。